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背景下,结合医院及医院集团的业务特点与预算管理的要求,借助信息化工具建立一套能够满足医院发展战略需要的,并在国内医疗行业领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系统实现了对医院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的合理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医院的各项业务活动,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医院整体竞争力。
在医院改革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转变的背景要求下,医院通过建立健全全成本核算体系,以提升自身持续经营改善、与医疗保险支付谈判、医疗定价与财政补偿谈判、临床路径管理、诊疗方案优化、及提供管理视角下的数据支持和分析决策应用,同时也符合新制定的《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的通知》(国卫财发【2021】4号)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公立医院》(财会【2021】26号)中对大型医院成本核算深度广度细度的要求。熙软科技提供的医院全成本体系支持两种模式,第一种:科室成本→医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DRG/DIP成本;第二种:科室成本→ DRG/DIP成本,由此可对应两种核算路径。
熙软智慧财务解决方案可以表达为财务核算一体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成本管理一体化、资金管理一体化四个维度的"一体化+OCR、报销机器人、财务机器人等智慧化创新"帮助医院从核算反映型财务向智能决策型财务转型。
财务综合核算系统实现以账务处理为中心的一体化管理,通过与HIS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薪资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内外部信息系统联动,自动产生凭证分录,真正实现财务对业务的实时追溯。
系统通过与内外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财务凭证自动生成率达到90%以上。完全适配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的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实现平行记账的自动化、差异归集的自动化。
建立全院级报销业务平台,通过PC端及手机端进行系统接入,以OCR等新技术促进报销业务全流程、报销场景全覆盖、管控手段深度融合的报销管理新模式。打通报销业务从费用申请--预算关联--票务预订--消费记录-- 报销单据--主管审批 -- 出纳支付--财务记账的报销业务全过程。将内部控制制度嵌入到系统中并与预算管理系统集成,报销业务受预算管控,与财务系统集成支付完成后自动生成相关凭证。从而使医院报销业务在信息系统中制度化、流程化、表单化,以实现报销业务的闭环管理。
资金管理系统基于熙云平台搭建的公共基础档案,与应付管理、报销管理、专项管理、薪酬管理等互联互通,通过与银行业务系统对接实现资金收款结算、付款结算、现金管理等日常业务的处理。实现往来款项、报销、薪酬发放等网上支付,并进行银行账和出纳账的自动核对。
与往来系统、报销系统、专项系统、薪酬系统互联互通,将支付信息自动推送到银医直连系统进行支付,提高工作效率;
支持资金管理下手工录入或使用模板导入人员薪资发放清单,通过银医直连进行薪资自动转账;
通过银医直联使医院和银行间做到了数据传输和业务处理同步,使医院对资金管理由事后记录向事中、事前管控延伸;
银医直联的关键是安全,支持与国内各大CA厂商进行产品适配;
银医直联根据不同银行提供的不同数据标准,通过搭建银行适配程序,对国内主流银行与地方性银行的接口进行整合,满足对公、对私支付功能,且实现多银行操作界面统一。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设置组织机构数据源,将需要归档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按相关法律规定转化成归档要求的格式归档到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永久保存,并提供本地和远程查询功能,可以按索引信息进行会计档案的智能查询、组合查询或模糊查询实现会计档案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会计档案保管与查询等环节的工作效率。
通过综合缴费平台提高医院会议、规培、宿舍收费等各类非医疗收费业务的效率,降低工作量。打通HRP系统与缴费平台实现非医类收费业务从业务事项处理->移动支付/退费->电子发票/电子票据->账务处理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互联网+“以各种形态在医院中得到应用,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及降低医院收费人员的工作量,医院的窗口收费也已呈现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银医联、银医通、POS 刷卡、支票等支付方式在医院广泛使用外,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也已在各大医院普及。然而,医院支付的多样化在方便患者,有效降低医院窗口收费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给后台财务人员的账务核对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智能对账系统应运而生。
医院报表管理主要为医院提供各类基础报表、管理报表,通过报表编制、数据采集、报表审核、报表汇总等实现医院报表全过程管理。
医院财务报表分析以财务核算、财务报表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为医院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以及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了实现医院院内物资的精细化、全程化、可视化管理,将物资申领、计划、采购、入库、出库、消耗等全过程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加强对物资效期、批次、货位、收费记录等信息的监管,全过程透明可控,既保证质量与安全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通过基于一维码/二维码/电子标签不同技术应用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资产采购可行性论证、招投标事项、资产采购合同管理、资产信息台账、资产出入库管理、资产使用管理、资产核算管理、运行管理、维修维护、设备单机绩效、资产报废清理等,并与外部的国有资产管理、临床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与HRP内部的往来核算系统、财务核算系统、成本核算系统实现业财融合的一体化应用,实现医院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双向协同。
供应商协同平台依托先进的互联网开发技术,通过优化传统医疗物资管理的模式,建立涵盖配送企业注册、企业资质审核、配送物资维护、物资资质审核、招标公告管理、评分管理、中标公告管理、供应关系管理、供货关系管理、价格管理、订单管理、物资配送管理、退货管理、发票管理、付款结算管理、统计分析等环节的医疗机构的供应链体系,优化采购全流程,降低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提高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效率。
专项管理系统是以医院的实际业务为基础,结合专项项目的管理要求,实现专项项目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规范医院专项经费及过程的管理,提高医院专项项目的管理水平与应用价值。专项项目包含科研项目、人才项目、教学项目、财政项目等。
建立全院级合同管理平台,实现合同管理多属性、合同业务全流程、合同资料全归集的目标。通过系统对合同的业务进行自动控制或提供参照,将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动作统一纳入系统中进行管理,并提供合同的收付款业务处理功能。实现合同签订与预算系统关联,无预算不得进行合同录入,付款与合同关联,严格按合同进度付款,使合同管理业务处理完全符合财务内部控制要求。
招标业务是医院进行采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招标业务进行信息化管理,既能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够从根本上规避采购业务风险,为医院的阳光采购提供一个高效的协作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帮助医院建立标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有效整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员工工作技能和工作满意度,加强医院凝聚力和竞争力。基于人员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围绕人员的变动:入职、调动、出国、晋升、培训、辞职、退休等一系列的人事活动来进行数据记录,形成人员全生命周期记录,构建人员在院期间的活动地图,便于定位与追溯,通过预警、工作流等机制的应用,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风险。